警政時報

馬來西亞:Kopi Kenangan 馬來西亞轉虧為盈進軍台灣與海灣市場

我要分享
馬來西亞:Kopi Kenangan 馬來西亞轉虧為盈進軍台灣與海灣市場

[索引新聞|劉品萱/馬來西亞 綜合報導]-印尼咖啡連鎖 Kopi Kenangan 於馬來西亞市場達成 EBITDA 正轉,規劃 2026 年成為馬國第二大咖啡連鎖,同步擴張至台灣、海灣合作委員會國家、澳洲與菲律賓,年營收衝破 2 億美元大關。


三年達陣:從虧損到區域獲利機器

☑ 馬來西亞獲利里程碑:Kopi Kenangan 自 2022 年進軍馬來西亞以來,用時 3 年實現 EBITDA 正轉,目前約 130 間門市,年底前擴增至 150 家,2026 年突破 200 家,平均每月新開 70 間店鋪 。​

☑ 驚人的營收動能:2025 年第 3 季度營收年增 40%,集團年化營收達 2 億美元,全集團淨 EBITDA 毛利率達 18%,印尼本土市場淨利率介於 18~20% 。​

☑ 在地化策略制勝:執行長暨共同創辦人 Edward Tirtanata 強調,新鮮咖啡消費趨勢崛起,Kopi Kenangan 透過因地制宜調整風味、配方與價格,新加坡、雅加達、馬來西亞、新德里的咖啡各具特色 。​


東南亞快速消費品典範與市場滲透機會

☑ 台灣消費商機:Kopi Kenangan 預計 2026 上半年進軍台灣,這波亞太擴張浪潮將帶動連鎖加盟代理、地產租賃、供應鏈配套(咖啡豆進口、杯具、POS 系統等)台商競爭與合作機會 。​

☑ 東南亞供應鏈生態:台灣烘焙機械、包材、餐飲管理系統廠商有望搶食 Kopi Kenangan 大規模擴店帶動的物資需求,特別是菲律賓、馬來西亞兩地的在地化配適工程 。​

☑ 快速消費品產業風向:Kopi Kenangan 從東南亞新創獨角獸(估值 12~14 億美元)成為區域連鎖典範,為台灣飲料、餐飲、零售企業提示了「在地化創新」與「門市數量擴張」的雙引擎模式 。​

馬來西亞:Kopi Kenangan 馬來西亞轉虧為盈進軍台灣與海灣市場
3分鐘東協新聞(圖/僅供示意)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 台灣咖啡市場競爭格局將如何因 Kopi Kenangan 進入而重塑,台灣本土咖啡連鎖的在地優勢是否足以抵禦國際品牌湧入?

☑ 東南亞快速消費品代理商、加盟體系應如何調整商業模式以迎合「日開 1+ 間店」的超高速擴張節奏,避免供應鏈斷鏈風險?


FAQ|Kopi Kenangan 東南亞稱霸之路

專家見解:東協商會(社團法人東協商貿發展策進會)|黃振綱 理事長

☑ Kopi Kenangan 如何在馬來西亞 3 年內達成獲利,這對台灣連鎖餐飲業赴東南亞擴張的策略啟示為何?
黃振綱理事長:「Kopi Kenangan 成功的關鍵在於『快速迭代 + 在地化』。它不怕砍掉或改進現有配方,並根據當地口味、購買力調整定價——這是台灣廠商常忽略的。台商要進東南亞,不能硬套台灣食譜,而要投入在地研發、建立快速決策機制,這樣才能像 Kopi Kenangan 一樣用 3 年而非 5~7 年達到損益平衡。」

☑ Kopi Kenangan 年化營收 2 億美元達到 18% EBITDA 毛利率,這個效率水準相比台灣連鎖餐飲業是高還是低,背後成本結構差異為何?
黃振綱理事長:「18% EBITDA 毛利率對快速消費品而言算是高檔,原因包括三點:第一,東南亞租金、人力成本遠低於台灣;第二,Kopi Kenangan 採高度標準化、自動化咖啡製作流程,人工效率高;第三,在地採購原料、包材成本控制精準。台灣連鎖咖啡店若要維持相近毛利,必須透過坪效、翻台率、客單價三管齊下,但東南亞市場人流紅利正在消退,台商需盡早佈局高價值加盟品牌,而非單純複製台灣模式。」

3分鐘東協新聞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27846/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要分享

按個讚!警政時報粉絲團!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哦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