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馬來西亞快訊】九成建築漏水滲水 維修基金過時威脅資產價值

我要分享
【馬來西亞快訊】九成建築漏水滲水 維修基金過時威脅資產價值

【索引新聞|劉品萱/馬來西亞 綜合報導】馬來西亞 Nippon Paint 與馬來西亞房地產及設施管理協會(MIPFM)於 2025 年 8 月進行的全國調查顯示,高達 90% 建築物因老舊結構、預算不足與落後維護慣例,遭受漏水和滲水問題。

調查揭露馬國長期採取「損壞後才維修」的被動文化,導致翻修成本暴增、結構衰敗,並嚴重侵蝕投資者信心與資產價值。​


漏水危機全面擴散

  • 屋頂、牆面、浴室全淪陷:調查發現,90% 受訪者通報屋頂因排水不良或雨水積聚而漏水,90% 遭遇牆面滲水問題,70% 通報浴室及濕區漏水。 MIPFM 會長 Ishak Ismail 指出,透過提早發現問題,業界現有機會與監管機構、業主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合作,強化標準並改善長期資產韌性。​
  • 檢查頻率嚴重不足:超過 40% 房地產專業人士承認每年僅檢查建築物一次,另有 16% 每季檢查一次,這種低頻率讓小型漏水迅速惡化為高成本結構問題。 Nippon Paint Malaysia 總經理 Tay Sze Tuck 警告:「防水失效不是小缺陷,及早處理可保障安全、管理成本並保值資產。馬來西亞必須從短期修補轉向預防性保護,才能保持競爭力。」​
  • 承包商品質堪憂:調查顯示,三分之二受訪者對承包商和供應商僅表示「中等滿意」,凸顯業界對施工品質和問責制度的廣泛擔憂。​

維修基金制度失靈

  • 10% 法定貢獻比例過時:馬來西亞法定維修基金(sinking fund)貢獻比例為 10%,此公式數十年前制定,如今已不敷使用。 MIPFM 成員 SR Nageswaran Muniandy 解釋:「真正挑戰始於建築 6-10 年後,防水是最常見且最昂貴的問題。當物業超過 20 年,往往需要現代化或全面升級。然而維修基金貢獻上限 10%,多數管理機構只能負擔最低限度維護。」​
  • 骨牌效應威脅市場:延遲維修工程導致物業狀況惡化,進而侵蝕資產價值和投資者信心,這項風險已超越個別住戶層級,威脅整體房地產市場競爭力。 專家組警告,資金不足不僅延誤必要工程,更驅使業主採用低成本、短期修補方案,無法解決根本原因。​
  • 防水市場商機浮現:馬來西亞防水系統市場 2024 年規模達 2.29 億美元,預計 2034 年成長至 3.70 億美元,年複合成長率 4.90%。 市場成長受惠於都市化、基建發展,以及業界對防水重要性認知提升。​

重點觀察與決策提醒

  1. 台灣防水材料廠商能否搶攻馬國 4.9% 年成長、3.7 億美元市場商機?
  2. 台商在馬房地產投資面對九成建築漏水,如何檢視維護機制避免資產貶值?

FAQ|馬來西亞建築漏水危機對台商意味什麼?

東協商會(社團法人東協商貿發展策進會)|黃振綱 理事長

Q1:馬來西亞九成建築漏水,台灣防水產業有何機會?
黃振綱理事長:「這波調查揭露馬國建築維護體質脆弱,防水市場未來十年將成長六成達 3.7 億美元。台灣擁有成熟防水材料技術與施工標準,可鎖定高端商辦、分層住宅市場,提供整合解決方案。關鍵在於取得 MIPFM 或政府認證,建立本地施工夥伴網絡。」​

Q2:台商在馬投資房地產應注意什麼風險?
黃振綱理事長:「馬來西亞是東協少數允許外國人擁有土地的國家,但這次調查暴露維修基金制度失靈、承包商品質不穩。台商購置前務必檢視管理機構財務健全度、過去維修紀錄,並優先選擇屋齡十年內、採預防性維護的物業。老舊建築資產貶值風險已成顯著警訊。」​

【馬來西亞快訊】九成建築漏水滲水 維修基金過時威脅資產價值
索引新聞 3分鐘東協快訊【圖/僅供示意】

本文出自:索引新聞 INDEX News
原文連結:https://news.org.tw/25060/
歡迎分享,轉載請註明出處。

我要分享

按個讚!警政時報粉絲團!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哦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