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花蓮報導
近日,有民眾主動向記者分享一則暖心故事,提及一位名為「蕭宏恩」的男子長期默默投入公益行動,並提供了他的行動足跡。記者前往現場時,恰巧遇見「青農果菜聚所」創辦人蕭宏恩與其團隊,正親自搬運一箱箱物資,將生活用品送往教養院,為院內住民帶來實質的幫助。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了解到這支團隊早在2022年便開始持續進行公益行動。他們不張揚、不宣傳,只希望透過默默耕耘,為社會增添一份溫暖且由青農組成的團體。

蕭宏恩受訪時表示,身為「青農果菜聚所」的創辦人,始終相信「每一分注入社會的善意,終將回饋到自己的福田。」除了此次對教養院的捐贈外,記者也陸續接獲民眾反映,蕭宏恩先前也曾透過社群號召志工,前往花蓮光復鄉協助物資運送與清淤行動,將善意落實在社會各個角落。
無論是教養院的住民,或是花蓮受災的民眾,在受訪時都提到,儘管生活環境突遭劇變,但與蕭宏恩及其團隊接觸後,深深感受到他們想為社會盡一份心力的真誠。許多人說「這就是青農果菜聚所的初衷。」
而這份初心也源自於父親的遺願。「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句話不僅是父親留下來的人生信念,更是作為團隊行善的核心價值。如今,蕭宏恩團隊將這份信念化為實際行動,回饋社會。

蕭宏恩坦言:「農民懂得積穀防饑,但面對天災時,卻鮮少懂得未雨綢繆。其實,社會大眾也是如此。」希望透過這次訪談,讓更多人意識到氣候變遷帶來的挑戰雖難以預測,但可以選擇如何回應這場歷練。
透過這次採訪,記者也發現,「青農果菜聚所」不僅是一個聚集農友、長期經營的產銷平台,更是一股推動公益的力量。無論是教養院的物資援助,或是災區的支援行動,這份善意不僅僅是物質的提供,更是一種精神的傳遞。
蕭宏恩說,希望藉由「人助己助」的理念,喚醒人們內心最初的善良與熱忱,凝聚更多願意關懷弱勢的力量,一起投入公益,讓愛與溫暖擴散。

「為善不欲人知,但總有許多角落需要被看見。」蕭宏恩表示,也正因如此,他才願意接受這次訪談,希望透過拋磚引玉,讓更多人願意投入公益,成為社會的一道曙光。
如今,「青農果菜聚所」早已不再只是農友專屬的交流平台,而是一個結合資源共享、災後物資支援、崩盤農作收購與公益分送的多元平台。透過這樣的共榮模式,受惠的對象不僅獲得實質幫助,也重新感受到社會的溫暖與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