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蘋果供應鏈大轉彎?傳攜手比亞迪赴越南生產智慧居家裝置

我要分享
圖/AI示意圖

商傳媒|記者責任編輯/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彭博》知名科技記者葛曼(Mark Gurman)最新爆料,蘋果正在進行新一波供應鏈重整,力圖將重心從中國與印度移出,轉向越南建立智慧居家產品生產基地,並將與中國電動車巨頭比亞迪(BYD)合作製造多款家用裝置。

此舉被外界視為蘋果供應鏈多元化的「關鍵布局」,可望降低美中貿易緊張與地緣政治帶來的風險,並鞏固公司在全球硬體製造鏈的主導權。

消息指出,蘋果與比亞迪合作的項目包括:

  • 新一代HomePod智慧音箱:配備7吋觸控螢幕,可作為居家智慧中樞,整合家電控制與Siri語音指令,預計2026年推出。
  • 室內安全攝影機:具備AI影像辨識與蘋果雲端連動功能。
  • 桌上型AI機器人:搭載多組馬達與感測器,可具行動性與互動功能,預定2027年亮相。

分析認為,蘋果這波轉向意味公司將越南視為「第三製造支點」,繼中國與印度之後,越南將成為蘋果家用硬體的重要生產基地。比亞迪近年除電動車外,也積極拓展電子代工業務,與蘋果合作有望進一步提升其國際品牌能見度。

今年以來,蘋果採取「雙軌策略」應對美國與亞洲多國的貿易壁壘。一方面,將iPhone主要生產線自中國轉移至印度;另一方面,因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對印度進口商品提高關稅,蘋果承諾在美國本土投資6,000億美元,打造完整的半導體與零組件供應鏈,以換取關稅豁免。

然而,美中貿易戰近期再度升溫,中國宣布限制稀土出口,美方則威脅自11月1日起對中國商品加徵100%關稅。在美中經貿對峙的背景下,蘋果前往越南設廠,顯然是為了進一步分散地緣政治風險,避免重演關稅衝擊供應鏈的困境。

越南近年積極吸引外資,並與川普政府簽署全面貿易協定,被視為美國在亞洲的重要經濟夥伴之一。對蘋果而言,越南除具備相對穩定的政治環境與勞動力成本優勢,亦能取得美方貿易政策的安全保障。

業界分析指出,蘋果計畫在越南建立的家用裝置線,將與其現有的Vision Pro、Apple TV與HomeKit生態系緊密整合,強化智慧家庭戰略版圖;若合作順利,未來不排除在越南進行更大規模的Mac與iPad組裝生產。

供應鏈專家認為,蘋果藉由與比亞迪合作,可加速AI與機器人領域的產品開發,特別是桌上型AI機器人,被視為公司探索「後iPhone時代」的關鍵實驗產品。

隨著全球電子製造業持續「去中化」,蘋果這步棋不僅是生產線轉移,更是政治與市場風險管理的策略展現。市場預期,若越南工廠進度順利,2026年後蘋果的東南亞產能占比將首度超過中國。

我要分享

按個讚!警政時報粉絲團!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哦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