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傳媒|記者金政美/花蓮報導
花蓮的天空,至今仍帶著沉重的灰色。颱風過境後,空氣裡瀰漫著潮濕與泥土的氣味。居民推著鏟子在街口清淤,這裡,是災後最真實的日常。
在這樣的景象裡,記者注意到一群並非來自花蓮的身影。而是身上穿著印有「愛旅遊」字樣的工作服,卻不是提著行李箱,而是肩扛物資、手拿鐵鏟。帶領團隊的正是「愛旅遊」創辦人宋昊哲。
「我們本來只是約好要一起旅行,但今天,我們選擇的行程,是走進災區。」宋昊哲語氣平穩,卻透著一股堅定。他形容,這趟花蓮之行不是一場任務,而是一次「把心放下來」的經歷。

不同於一般物資發放的制式流程,宋昊哲帶領的成員更傾向與居民同勞動,有人陪著阿嬤一起把積水的客廳家具搬到屋外,有人幫忙清理被淤泥掩住的機車,甚至有人乾脆在路邊搭起簡單的「行動廚房」,煮熱湯給受災戶與志工喝。
「我們不是英雄,只是想成為第一雙走進來的腳,讓大家知道,還有人在乎。」宋昊哲說。
居民們對這群旅行者起初帶著疑惑,卻在看到每個成員滿身泥水的模樣後,眼神慢慢變得溫潤。一位年輕父親在鏟泥的空檔,用顫抖的聲音告訴記者:「那一鍋熱湯,比物資更讓人感覺到自己還活著。」

這不是「愛旅遊」第一次跨出旅行的框架參與社會行動。過去,也曾在邊境小鎮陪伴孩童度過寒冬,在疫情期間組織線上義賣幫助弱勢。宋昊哲說:「旅行從來不是離開生活,而是要讓人重新看見生活。」
如今,在花蓮的廢墟與泥濘之間,這群人留下的不是觀光的足跡,而是一種陪伴的力量。
當夕陽落在斷橋的另一端,宋昊哲和團隊仍在鏟泥。他沒有說出「希望社會更多關注」的口號,只留下簡單的一句話「旅行能帶我們去遠方,但更重要的,是帶我們回到人心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