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包克明/臺北報導】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今(29)日舉行第二、三屆理監事交接典禮。新任理事長劉貞君提出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三大發展方向,致力推動租屋市場透明化與社會化。他呼籲政府修法應衡平房東與房客權益,以引導餘屋釋出取代限制租金漲幅,讓市場供需平衡,達到租金合理化。全聯會期許成為推動居住正義與社會安定的重要力量。

中華民國租賃住宅服務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第二、三屆理監事交接暨授證典禮由新任理事長劉貞君接棒,會中並頒發顧問、委員會及理監事聘書。現場冠蓋雲集,包括內政部政務次長董建宏、「台灣包租代管產業之父」前內政部次長花敬群、內政部地政司長林家正、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內政部國土管理署主秘歐正興、桃園市政府地政局長蔡金鐘及國民黨立委涂權吉、民進黨立委蘇巧慧等中央級民代,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經紀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林正雄、中華民國不動產仲介公會全聯會理事長王瑞祺、全國不動產總裁黃文雄、台灣房屋總執行長游明同、中迪房屋董事長林世源等眾多業界大老也都出席致賀,肯定租賃服務產業在推動居住正義與社會安定上的關鍵角色,並期勉全聯會在新任團隊的帶領下,持續成為政府政策的重要夥伴,共創「人人安居」的幸福社會。

劉貞君指出,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全台租屋戶超過110萬戶、租屋人口突破300萬人,平均每八人就有一人仰賴租屋生活,租賃服務產業的責任重大。他強調,租賃業不只是出租空間,更是提供專業服務與社會支持的產業,「我們要讓租屋族不只是被動選擇,而是擁有穩定、安心且有尊嚴的生活方式。」

劉貞君進一步提出全聯會未來三大發展方向。首先是制度化,建立全國誠信租賃資料庫與公會認證制度,強化市場透明與信任;其次是專業化,推動教育訓練與證照課程,培育新世代租賃管理人才;最後是社會化,深化與政府、地方公會及社會住宅政策合作,推動青年及高齡友善租屋,讓租賃服務成為社會安定的重要助力。

針對近期《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法》修法引起的爭議,尤其關於限制租金漲幅及租期保障等議題,劉貞君指出,「修法尚未定案,但房東已經恐慌提前漲租,這正是政策應避免的情況。」他主張政府不宜直接限制租金漲幅,否則將導致房東縮手、不出租或提前調漲租金,最終受害的仍是租客。

劉貞君建議,政府應以「政策引導」取代「強制限制」,引導每年約12萬戶新屋的餘屋釋出至租屋市場,增加供給自然能使過高的租金回穩,形成健康的市場循環。此外,他呼籲修正《公證法》第13條,讓房東在房客違約未繳租金時可依法聲請強制執行,以減少房東疑慮、達到房東與房客權益的平衡。
劉貞君強調,全聯會將持續扮演政府與市場間的溝通橋樑,推動租賃服務產業E化與法制化,結合產官學界力量,共同建構公平、透明、永續的租賃生態系。「不要問租屋市場能變成什麼樣,要問我們能為租屋市場做什麼。」他說,全聯會將以誠信與專業為核心,為全台300萬租屋族開啟一場「安居革命」,讓每個人都能在租屋中找到家的溫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