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薛秀蓮 /苗栗報導】台積電竹南廠(AP6)的地理位置正面向西濱的風電設施,去年時任廠長的陳承先鼓勵團隊夥伴不僅要在工作上發揮專業著力於創新,也要深耕地方、回饋鄉里。於是在陳廠長積極推動下,由三位女性工程師響應並結合竹南得天獨厚的風力資源與獨特的風車地景特色,在經過超過三個月的溝通、設計與實驗後開發出別具一格的風電科普課程,這門課程不僅將艱澀的科學原理轉化為生動有趣的體驗,更成為台積公司與地方小學科學教育連結的重要橋樑。

今(30)台積竹南廠AP6志工在現任鄭明達廠長接棒下持續走進校園,為了讓三灣國小大坪分校一到三年級的學生也能輕鬆理解風力流動現象,無論是從茶包天燈認識大自然中的熱對流,或者觀察實驗箱裡的空氣對流,都在志工哥哥姊姊們的指導下在歡樂中共同學習,讓孩子們在趣味盎然的遊戲中親自動手體驗風力發電的原理及探索風力的奧秘。這是台積電志工堅持的「以專業能力為基礎的公益服務(Skill-based Volunteering),不僅是用員工擅長的能力進行科學知識傳遞,更是愛與關懷的延續。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董事長張淑芬長期推動偏鄉培力,她不是要孩子人人都加入科技業當工程師,而是期許台積志工扮演一個關鍵的角色,運用自身的能力搭起一個橋樑,讓沒有資源的孩子也能學習科學概論,同時讓台積電同仁因著運用知識服務也能獲得價值感。張淑芬董事長表示,她特別感謝今日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何軍帶領著竹南廠AP6的志工走入校園推廣科普教育,也特別要求團隊設計的科普實驗要簡單易懂,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感受「科學無所不在」,也增加學習的趣味與動機,並承諾未來基金會將繼續組織台積電志工持續走遍全台甚至其他廠區所在的區域推廣偏鄉培力,陪伴孩子在探索自己未來的道路上養成謀生的能力。

台積電先進封裝技術暨服務副總經理何軍表示,台積除了在苗栗建廠,也希望藉由同仁的專業,回饋這片土地,在忙碌繁雜的工作之餘,讓同仁來與偏鄉的國小學童互動,不僅是服務,也是學習。看到孩子們的笑容,希望大家不光是學到知識,也讓台積的同仁們和這個社會及這片土地有更多連結,這也是台積起心動念推動科普課程的初衷。
三灣國小大坪分校校長陳美君表示,超級感謝台積電竹南廠AP6 志工老師們分享深入淺出的科普課程,紮根偏鄉學生的科普知識,大坪國小是三灣國小的偏鄉分校,不少學生都是認同大坪國小的手作教育而選擇跨區就讀,而手做的(Maker)精神和台積電慈善基金會近五年推廣的技職培力理念不謀而合,過程不僅有趣,還培養實作的精神,相信可以強化孩子的信心、勇敢地嘗試與探索任何一種可能並走出自己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