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政時報

福和國中「智能烏托邦」+ 「TEAMS」:用 AI 實踐永續,打造未來數位人才

我要分享

商傳媒|記者鄭甫凱/台北報導

在數位浪潮席捲教育的時代,新北市福和國中走在最前線,不僅在日常學科教學中善用數位工具,更透過深度跨域的特色課程,培養學生成為運用科技解決問題的未來公民。福和國中數位學習的成功,來自於「雙翼」並進的策略:「SynBin 智能烏托邦」特色課程與「翰林雲端學院 TEAMS」數位學習平台的完美搭配。

第一翼:數位深度學習 — 「SynBin 智能烏托邦」課程實踐

福和國中深信,數位工具的價值在於「學用合一」,而不只是單純的硬體操作。因此,學校推出了特色課程 「SynBin 智能烏托邦」,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與科技深度結合。

「SynBin」結合了 synchronize(跨域融合、人機共存)和 Bin(垃圾箱)的概念,其核心目標是利用 AI 科技探索解決資源分類的困境,讓回收桶成為智慧學習的載體。

課程設計從真實情境開啟:校園回收桶內混雜不屬於該類別的垃圾,造成困擾與回收效率下降。運用專案學習(PBL)模式,整合三大領域,引導學生提出跨域解方:

  • 透過表演藝術進行情境探索與表達,釐清問題根源。
  • 在資訊與生活科技課程中,學生實踐模組化程式設計,應用 AI 辨識與數據分析的概念,開發「智慧回收載體」的原型設計。
  • 課程體現學科知識的橫向整合:學生應用視覺藝術美化作品使其更具實用性,並透過英語及國際教育將專案成果以英文呈現,並模擬與國際交流及共享。

「SynBin 智能烏托邦」的實踐,讓學生親手將 AI 科技的思維與解決方案應用於提升資源回收效率的設計。這項學習歷程超越了單純的科技應用,呼應 SDGs 13「氣候行動」的核心精神,培養學生具備環境永續意識及積極行動的未來公民責任,攜手實踐永續未來。

學生透過模組化程式設計開發 AI 辨識系統,並將創意與視覺美感結合,親手打造「智慧回收載體」的原型。

第二翼:數位輔助學習 — 翰林雲端學院 TEAMS 強化基礎

除了特色課程,福和國中也積極導入數位學習平台,優化學生的日常學科學習。學校利用 翰林雲端學院 TEAMS 平台,為學生裝上強化基礎的數位輔助翼:

  • 老師精準指派與教學管理:老師可利用平台派卷功能,指派學生學習任務,並進行即時監督。這不僅能快速檢測每位孩子的學習狀況,更能鎖定學生的共同學習弱點,督促孩子錯題更正,協助教師更有效地釐清學生不會的學習概念。平台數據讓老師的教學資源投放更為精準。
  • 學生自主學習與診斷:學生可隨時利用平台進行預習、複習與自我檢測。平台能立即提供錯誤診斷,協助學生鎖定學習弱點,實現個人化的學習步調。
  • 名師影城即時補強:透過觀念影片,學生就像擁有一位數位家教,可針對不熟悉的知識點進行多次複習,有效釐清概念。
  • 獎勵機制推動自主性:學校將平台使用與獎勵辦法結合,鼓勵學生不只依賴教師派卷,更要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特別強調錯題更正及練習量,讓數位工具成為學生自我進步的最佳利器。

透過導入 TEAMS 平台,實現教師精準派卷與學生完整學習診斷,並結合獎勵機制鼓勵學生。

福和國中透過「SynBin 智能烏托邦」課程培養學生的深度思考與創新實踐力,再以「翰林雲端學院 TEAMS 」穩固學生的學科基礎。以「深度探索」與「高效輔助」並行的數位教育模式,讓福和的孩子具備了迎向未來挑戰的數位雙翼,成為新時代的人才。

圖/翰林雲端學院提供

我要分享

按個讚!警政時報粉絲團!讓您立馬觀看獨家影片!也可向我們投訴爆料哦    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