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翻攝自朝鮮日報
【賴傳媒、記者爆料網/方慕辰/綜合報導】
韓媒指出,台灣詐騙手法蔓延南韓,且台灣已成為國際詐騙組織的「實驗場」,作為測試新型詐騙的試驗對象。
根據朝鮮日報報導,外型類似電腦主機、寬高各 80 公分、深 30 公分的設備。當電源按鈕一開,辦公室內立刻響起「轟」的一聲。這台機器其實是「假基地台」,能在 100 公尺範圍內屏蔽正常電信訊號,讓周邊手機誤以為它是合法基地台。
台灣犯罪組織將這種設備裝上多輛車,在市中心兜轉,隨機發送 600 萬封釣魚簡訊,內容謊稱銀行帳號、信用卡或水電與高速公路過路費有問題。受害人誤信後輸入信用卡號,歹徒再利用個資大量網購,短短時間內就侵吞5000萬元新台幣(約韓幣 23 億元),直到上月 25 日被逮捕。警方訊問時,嫌犯供稱「是受中國犯罪組織指示行事」。專家認為,這起案件與發生在首爾光明市、衿川區的「KT 小額支付駭客案」相似,後者造成 17 億韓元(約3700萬新台幣)的損失。
朝鮮日報指出,台灣是最早出現電話詐騙的國家之一。1990 年代末,資訊科技快速發展,卻伴隨經濟衰退與青年失業,電話詐騙於 2000 年代初期迅速擴散全台。2003 年政府展開大規模掃蕩,迫使本地幫派轉移至中國大陸,進一步把詐騙矛頭轉向鄰國。2004 年傳入日本,2006 年傳入南韓。
朝鮮日報指出,台中一棟 34 層大樓的 24 樓整層,被一家名為「神說國際」的公司買下,雖然外表打著正牌投資旗號,實際上卻是詐騙集團。該樓層後來全數被查封。調查顯示,這個組織自 2021 年起至近期,詐騙 3000 名台灣受害者,共得手新台幣 45 億元。他們鎖定台灣盛行的「標會」的成員,隨機撥打電話進行詐騙,以「結合 AI 與大數據的新投資方式」為餌,誆稱報酬率高達 188%。
犯罪專家分析指出,台灣已淪為國際詐騙組織的「實驗場」,大陸犯罪網路快速擴張,加劇了受害情況。早期掃蕩雖迫使幫派轉往中國,但 20 年後,這些中國組織又利用語言相通的台灣人,作為測試新型詐騙的試驗對象。
根據台韓警方資料,台灣一年間因電話與簡訊詐騙造成的損失高達新台幣 502 億元(約韓幣 2.3 兆),已超過南韓的 1.687 兆韓元。以人口 2,350 萬的台灣相比人口 5,100 萬的南韓,台灣的人均損失接近三倍;若對比數位文化較不發達的日本,台灣人均損失更是高出近 20 倍。因此台灣在國際間被貼上「詐騙島」、「國際電話詐騙重鎮」的標籤。
犯罪專家分析指出,台灣已淪為國際詐騙組織的「實驗場」,大陸犯罪網路快速擴張,加劇了受害情況。早期掃蕩雖迫使幫派轉往中國,但 20 年後,這些中國組織又利用語言相通的台灣人,作為測試新型詐騙的試驗對象。